4月14日上午,东五环外机场高速治理现场,园林工人使用高压水枪喷洒方式治理杨柳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记者昨日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全市五环内目前共有杨柳雌株28.4万株,园林绿化部门已对每一株进行了精准定位并形成数据库,以因地施策实现精准治理,力争到2020年使杨柳飞絮明显改善。
除日常的治理工作外,全市还将通过源头控制,结合树种更新升级,逐步减少杨柳树雌株的数量。今后,在城镇绿地、公园和新农村绿化等各项园林绿化建设中严禁使用杨柳树雌株,并通过科学配置树种,营造多树种、多品种、乔灌草相结合的混交林模式,不断增加园林绿化树种的多样性。
据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王小平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市五环内共有杨柳雌株28.4万株,其中朝阳区10.7万株,丰台区6.6万株,大兴区6万株,海淀区3.7万株,东城区0.43万株、石景山区0.39万株、西城区0.39万株。
这28万多株杨柳雌株有超过6成长势良好,正值飞絮旺盛期,这也是京城春季漫天飞絮的主要原因。而由于不同区域气候条件不同,飞絮产生的时间先后也不一样。比如今年,东、西城,丰台和朝阳西部地区最先出现飞絮高峰,海淀、大兴、通州、顺义等区紧随其后,而怀柔、密云、延庆等北部山区飞絮时间最晚,而且杨树飘絮期比柳树要早10天左右。
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研究人员张博称,自2017年起,园林绿化部门组织了一百多位技术人员,以网格形式分片对五环内杨柳雌株进行普查,对每一株进行了定位并形成数据库,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每一棵树进行治理。目前,除五环路以内,全市各区也对辖区内五环外的杨柳树雌株资源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识别标记工作,最终形成完整的北京市杨柳树雌株资源数据库,为今后综合治理杨柳飞絮提供数据支撑。
市园林绿化部门提出了因地施策、集中治理的工作方案。针对医院、幼儿园、学校、城市公园和大型社区等人流密集、飞絮对市民影响大的区域重点治理;农村地区和近郊人口密度小,杨柳飞絮影响相对小,作为缓治区域,根据影响程度,逐步治理。山区和远郊区,人口密度小,杨柳树分布又比较偏僻,则让杨柳雌株自然生长。
另外,今年杨柳飞絮治理将与地治理工作相结合。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负责人称,除高压水枪冲洗、疏枝等工作外,为让落下的飞絮不产生“二次飘絮”,全市还将及时清理飘落到地面上的杨柳絮,同时加快林地绿地土地治理,科学应用乡土地被植物改造建设附属绿地和绿化隔离带,形成有效的立体缓冲区,增加对杨柳飞絮的吸附滞留能力。近期,全市还将开展巡查,全面杜绝杨柳飞絮焚烧,严防火灾发生。
“目前主要通过种植一些乡土宿根地被,比如二月兰、苔草等,对地面进行覆盖,可以对杨柳飞絮起到吸附作用。同时,结合一些园林绿化的废弃物,比如将修剪物粉碎后铺撒到地面。此外,我们还结合飞絮治理开发了一些新产品,比如在一些重点节点地区把树屑用胶合剂硬化,替代水泥沥青等。”张博说。
记者在朝阳区东五环外机场高速治理现场看到,一辆高压喷雾车正对着杨树树冠喷出高压水雾,水滴夹裹着飞絮,落在绿化带中。另一边,园林工人正对一棵高大柳树多余的枝条进行修剪,减少飞絮产生园林绿化。
张博介绍,目前主要采取物理防治手段进行治理,讲求“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除日常的治理工作外,全市还将通过源头控制,结合树种更新升级,逐步减少杨柳树雌株的数量。今后,在城镇绿地、公园和新农村绿化等各项园林绿化建设中严禁使用杨柳树雌株,并通过科学配置树种,营造多树种、多品种、乔灌草相结合的混交林模式,不断增加园林绿化树种的多样性。
同时,在各项绿化工程中,把杨柳树雌株作为优先改造更新的目标,在绿地日常养护中也把杨柳树雌株作为优先修剪的主体,并结合园林绿化工程,对现有老、残、病等杨柳树雌株逐步更新改造,从根本上减少飞絮总量。
春季空中飘散的杨柳飞絮其实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杨柳树为传播繁衍下一代,每逢春天,就“派出”这些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着种子漫天飘飞。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杨柳树普遍种植的北方十多个省市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国介绍,北京现有的杨柳树主要集中种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我国城市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可选择的树种相对较少。那时,杨树和柳树凭借着适合北京土壤和气候、易于繁殖成活且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较低等先天优势,成为北京绿化的主力树种。另外,早期在选择园林绿化树木的时候,都希望选择大一些的“好苗子”,杨树雌株在前期生长量比雄株要大,所以七八十年代北京绿化建设的时候,选用的雌株相对多一些。
为何飞絮问题近年来才大规模出现,且治理多年屡禁不止?张建国解释,因为杨柳科植物大多数要十几年才会开花结果,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飞絮的都是15至50年的树,刚种下的15年之内是不会有这个问题的。张建国认为必一体育,现在园林绿化部门对治理飞絮已有相关计划,但这个计划肯定要分步走,就是分阶段去治理。“也不可能一夜之间把这么大规模的树全部砍伐,所以要分阶段去治理,也需要考虑生态效益。”
市园林绿化部门自2015年左右起集中开展杨柳飞絮治理工作,目前城区范围内的治理工作已初现成效。
今后,在城镇绿地、公园和新农村绿化等各项园林绿化建设中严禁使用杨柳树雌株。张建国指出,这样做并不是在北京彻底“撵走”这一物种,而仅仅是控制这一物种的数量,不会对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有些市民直接把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都砍掉的建议,张建国指出,杨柳飞絮虽对市民生活有一定影响,但杨柳树作为北京的乡土树种,在生态作用上还有很多优点,不能因飞絮就否认其生态贡献。“杨柳树是增加北京城市绿量、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功臣,仅杨树就占全市森林面积的近一成,森林蓄积量更占全市总蓄积量的42.2%。”
另外,“杨树高大挺拔,有很好的遮阴效果,柳树不但树形婀娜多姿,且冬天落叶晚,春季发芽早,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杨柳树还具有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减菌杀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等显著生态功能。一株胸径20厘米的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记者 周依)